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期刊网

2009年, 第2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9-01-25
  

  • 全选
    |
    论文
  • 黄德龙;文凤华;杨晓光.
    系统科学与数学. 2009, 29(1): 1-13. https://doi.org/10.12341/jssms10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准确度量投资者情绪,有助于深刻理解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管和制定正确的投资策略.从重新界定投资者情绪的定义出发,对投资者情绪与当期收益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演绎,总结出5条有关投资者情绪与当前收益关系的假说.依据可以获得的投资者情绪代理变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构建了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情绪指数,进而利用EGARCH模型实证检验了上述5条假说.实证结果表明,理论演绎与市场实际运行有很好的相合性.
  • 谢林柏;陈尔奎;王艳.
    系统科学与数学. 2009, 29(1): 14-25. https://doi.org/10.12341/jssms10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基于输出反馈和具有有限区域信号量化的离散时间系统,进行了系统稳定性分析与量化参数设计的研究.首先,分别对状态观测误差系统和对象系统在有限区域对数量化作用下的系统渐近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相应的稳定性条件,接着针对对数型量化器,给出了两个系统稳定性之间的内在关联,同时得到了各有限区域量化器的量化区间上界值.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保证各子系统稳定的系统通信速率比值. 最后, 给出了在时变量化作用下基于状态观测的控制策略和仿真例子.
  • 陈胜利;姚勇;徐嘉
    系统科学与数学. 2009, 29(1): 26-34. https://doi.org/10.12341/jssms10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双变元对称型所构成实线性空间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特殊形式的基,基中元素是非负的.如果一个元在此基下的坐标非负,则该元自身也是非负的.于是要证明某个元非负将被归结为证明其在指定基下的坐标非负.通常坐标中的变元数,少于原对称型的变元数,从而起到了降低维数的作用.对非对称型,可通过对称化转换为对称型来处理.根据该方法编制了Maple通用程序Bidecomp.虽此方法并非完备的,但大量的应用实例表明了此种方法证明多项式型不等式的有效性.
  • 董亚丽;杨迎娟;范姣姣
    系统科学与数学. 2009, 29(1): 35-42. https://doi.org/10.12341/jssms10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一类非线性系统的观测器设计问题. 基于输入输出线性化方法提出了一类非线性系统的观测器设计. 并且此非线性系统具有多输入多输出的特点,证明了在适当条件下, 提出的观测器保证了观测误差渐近趋于零.仿真例表明了所得结果的有效性.
  • 马中华;吴国富;陈敏
    系统科学与数学. 2009, 29(1): 43-52. https://doi.org/10.12341/jssms10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已有的跟踪微分器理论的基础上,证明了跟踪微分器系统的解关于输入信号的连续性,并且为了便于考察跟踪微分器系统解的结构特点等性质,利用逼近函数设计了新型的跟踪微分器,进而证明了其解与具有不连续右端的跟踪微分器的解之间的等价关系.最后,给出了跟踪微分器应用于雷达跟踪
    目标运动状态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了由于其不依赖目标运动状态方程的特点,在实践应用中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 罗钟铉;刘宇
    系统科学与数学. 2009, 29(1): 53-62. https://doi.org/10.12341/jssms10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发现了代数曲线的新的不变量-特征数,并得到了Pascal定理的不同于3次曲线的Chasles定理和高次曲线中的Cayley-Bacharach定理等形式的高次推广.进一步研究了平面代数曲线的一些性质.
    通过定义m次Pascal超曲面,将Pascal定理推广到n维射影空间的m次超曲面中,证明了n-单纯形上的Pascal点位于一个m次Pascal超曲面的充要条件是其每个2维面上的Pascal点分别位于m次平面Pascal空间的一条代数曲线上.进一步,给出了一定条件下m次Pascal超曲面与m-1次Pascal超曲面之间的内在关系.
  • 姚庆六
    系统科学与数学. 2009, 29(1): 63-69. https://doi.org/10.12341/jssms10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非线性四阶常微分方程$u^{(4)}(t)=f(t,u(t),u'(t)),~t\in [0,1]\backslash E$ 在边界条件u(0)=u'(0)=u''(1)=u'''(1)=0下的正解, 其中 $E\subset [0,1]$是一个零测度的闭集, 而非线性项 $f(t,u,v)$ 可以在 $t\in E$ 时奇异.通过构造适当的积分方程并利用锥上的不动点定理证明了这个方程在满足与$n$有关的条件下存在$n$个正解, 其中$n$ 是某个自然数.
  • 李风军;徐宗本;李星
    系统科学与数学. 2009, 29(1): 70-79. https://doi.org/10.12341/jssms10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定义单纯形上的多元q-Stancu多项式,它是著名的Bernstein多项式,$q$-Bernstein多项式,Stancu多项式的推广.以多元函数的部分连续模及全连续模为度量,建立推广的多元q-Stancu多项式对连续函数的一致收敛定理与收敛阶估计,并以实例加以验证.
  • 徐兵;朱道立
    系统科学与数学. 2009, 29(1): 80-93. https://doi.org/10.12341/jssms10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固定交通需求量和出行者的时间价值为离散分布的多准则随机交通均衡,分别研究了依费用度量和依时间度量的多用户多准则随机系统最优和最优收费问题.分别建立了基于费用和基于时间的随机系统最优的最优化模型,阐述了该模型解的唯一性条件及等价的变分不等式问题.运用变分不等式方法,研究了一阶最优收费的可行性,即能否依边际定价原则,通过收取与出行者类别无关的道路收费使多用户多准则随机均衡流与随机系统最优流一致.一阶最优收费不适用于依时间度量的随机系统最优情况,因而建立了一个最优化模型来得到此时的非歧视性道路收费.最后给出了具体算例.
  • 李高荣;薛留根;冯三营
    系统科学与数学. 2009, 29(1): 94-108. https://doi.org/10.12341/jssms10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考虑响应变量随机缺失而协变量带有误差的线性模型,借助于核实数据和借补方法,构造了回归系数的两种经验似然比,证明了所提出的估计的经验对数似然比渐近于一个自由度为1的独立$\chi^{2}$变量的加权和;而经调整后所得的调整经验对数似然比渐近于自由度为$p$的$\chi^{2}$分布,该结果可以用来构造未知参数的置信域.此外,我们也构造了响应均值的调整经验对数似然比统计量,并证明了所提出的统计量渐近于$\chi^{2}$分布,可用此结果构造响应均值的置信域.
    通过模拟研究比较了置信域的精度及其平均区间长度.
  • 汤银才;侯道燕
    系统科学与数学. 2009, 29(1): 109-115. https://doi.org/10.12341/jssms10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给出了三参数Weibull分布参数Bayes估计的两种方法, 其一基于Laplace数值积分法,其二基于Gibbs抽样方法. 模拟例子说明了估计方法的有效性.
  • 石东洋;谢萍丽
    系统科学与数学. 2009, 29(1): 116-128. https://doi.org/10.12341/jssms10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各向异性网格下,分别讨论了Sobolev方程在半离散和全离散格式下的一类非协调有限元逼近,得到了与传统有限元方法相同的误差估计和一些超逼近性质.同时在半离散格式下,通过构造具有各向异性特征的插值后处理算子得到了整体超收敛结果.
  • 朱复康;王德辉
    系统科学与数学. 2009, 29(1): 129-135. https://doi.org/10.12341/jssms10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一个简化的新的Laplace AR(1)模型参数的条件最小二乘估计和最大拟似然估计,并讨论了它们的强相合性和渐近正态性.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际例子,说明了最大拟似然估计及模型的优越性.
  • 姜铁军;夏路;程兵;毛小纶.
    系统科学与数学. 2009, 29(1): 136-144. https://doi.org/10.12341/jssms10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借助Samuelson提出的风险汇合(Risk Adding)与风险分担(Risk Pooling)的概念,讨论了风险共担(Risk Sharing)机制产生的原理.在均值-方差效用函数下,给出了帕累托有效风险共担原则的具体形式,以及风险共担群体接纳新的个体,从而形成更大风险共担群体的条件.在此基础上,证明在均值-方差期望效用函数下,当考虑风险共担群体的形成条件以后,帕累托有效的风险共担原则等价于条件期望风险分配函数.从而在这一特殊效用函数下,建立了风险共担与风险分配函数之间的等价关系.